两年了,还是时常会在梦里相见,醒来依旧泪眼。
当许多记忆变成回忆的时候,难免变得柔弱起来,何时何地能够想起,悲喜交加。喜的是那些回忆多么美好,以至于可以写一本书来;悲的却是也只能拿文字和图片来寄托对那些时光的怀念。
惭愧的是,随着我们年龄渐长,需要担待的责任越来越多,无论是平时工作还是生活,父母还是子女,都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只能在午夜睡前,望着窗外朦胧的天空和逐渐消失的星点,把回忆的指针拨回那些年,重映一遍。
今年春节,好在疫情没那么严重,得以与家人一起过年。与祖母的团聚,大多数时光因为Anny的陪伴而变得[……]
分类随笔
《活好2:105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68651/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而活着。
“生活”这个词,看上去是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而“活着”,就充满了勉强和挣扎的意味,好似为了什么目的,不得不“活下去”。相比起来,“活好”这个词就一下子溢出了积极和明快的感觉,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信任,也是对人生的尊敬。
日本预防医学第一人,日野原重明先生,于101-105岁的几年间,还在《任我前行》专栏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而今汇总成为《活好2[……]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讲述了我在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是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简洁的使用环境。那么当环境搭好以后,笔记都从何而来呢?
首先当然是印象笔记本身,自从印象笔记中国独立以后,陆续推出了markdown编辑器、思维导图、素材库、清单、超级笔记等一系列增强型工具,可谓是如虎添翼,印象笔记编辑器再也不是那个只能靠调字号来区分标题层级的码字工具了。但是毕竟印象笔记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录入工具,它具备了高隐私性、高稳定性和大流量空间,也就说明它的内容来源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这篇内容,我就来讲一讲我在日常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