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了,还是时常会在梦里相见,醒来依旧泪眼。
当许多记忆变成回忆的时候,难免变得柔弱起来,何时何地能够想起,悲喜交加。喜的是那些回忆多么美好,以至于可以写一本书来;悲的却是也只能拿文字和图片来寄托对那些时光的怀念。
惭愧的是,随着我们年龄渐长,需要担待的责任越来越多,无论是平时工作还是生活,父母还是子女,都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只能在午夜睡前,望着窗外朦胧的天空和逐渐消失的星点,把回忆的指针拨回那些年,重映一遍。
今年春节,好在疫情没那么严重,得以与家人一起过年。与祖母的团聚,大多数时光因为Anny的陪伴而变得欢快,但总也会提起祖父的那些日子,一些啼笑皆非的趣事,一些惊险光怪的经历,一些甜蜜温馨的时刻。
但也许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那么一丝没落与心酸。
十几年前我初到北京读书的时候,父亲的极力鼓动和积极策划,得以让祖父祖母与我们一起,在他们垂暮之前再次去游玩了北京。当时因为北京奥运会刚过,鸟巢、水[……]
《活好2:105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68651/
有人说,生活就是生而活着。
“生活”这个词,看上去是一个没有感情色彩的中性词。而“活着”,就充满了勉强和挣扎的意味,好似为了什么目的,不得不“活下去”。相比起来,“活好”这个词就一下子溢出了积极和明快的感觉,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信任,也是对人生的尊敬。
日本预防医学第一人,日野原重明先生,于101-105岁的几年间,还在《任我前行》专栏发表了一系列文章,而今汇总成为《活好2:105岁国宝医师的生命日志》一书,流传于世。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又是一本令人快乐的书,最后是一本令人肃然起敬的书。
神奇,在于当代社会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百岁高龄,还能写出如此优美淡然的文字。
快乐,在于日野原先生的笔下,总是充满着积极和愉快,完全没有垂垂老矣、畏惧生命[……]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工作之外的时光,大都被电脑和手机占据着,即使是歇下来的一小会儿,也要拿起手机瞥几眼,虽然我知道不会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但手机画面上的那个小锁打开又关闭的一刹那还是能带来当下的安全感。
便始终也无法,与手机告别。
但这一切在最近几周的时间有了改变,因为一些原因开始读书写字,这占据了我每天晚上至少一个小时的时光。这段时间里,我不得不让手机只担任番茄钟的角色,黑屏下几个数字的跳动和白噪音的产生,就是它这一个小时光阴里要做的事情。
这会给手机上瘾的我,带来分离焦虑吗?
事实上,并没有。或者说,没那么严重。
是的,当阅读与写字变得沉浸以后,这个空间仿佛只剩下我和文字,很久没有这种深入的感觉了,如果没记错,上次有这样的感受,应该是在我家买第一台电脑之前。
那么,获取信息的电子化,的的确确让我们的专注力变得分散了么?
是的。
[……]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讲述了我在使用印象笔记的时候,是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简洁的使用环境。那么当环境搭好以后,笔记都从何而来呢?
首先当然是印象笔记本身,自从印象笔记中国独立以后,陆续推出了markdown编辑器、思维导图、素材库、清单、超级笔记等一系列增强型工具,可谓是如虎添翼,印象笔记编辑器再也不是那个只能靠调字号来区分标题层级的码字工具了。但是毕竟印象笔记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录入工具,它具备了高隐私性、高稳定性和大流量空间,也就说明它的内容来源也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这篇内容,我就来讲一讲我在日常使用中,印象笔记内容的来源及工具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无可取代的网页剪藏
提起印象笔记,网页剪藏一定是一个一直以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功能。无论网页多么复杂,只要在浏览器插件处一点,即可将网页永久保存在印象笔记里,而且所存的页面样式也是最接近原生网页的。
剪[……]
作者在此文讲述了一些2021年可能流行的图形设计趋势,并加以相应的案例进行说明。[……]